80%黯然退场,防水行业火中取栗?
发表时间:2025-02-21浏览量:
寒冬肆虐,雪已漫延至防水行业的每一个角落。
近年来,建筑防水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,众人皆心怀苦楚。
曾经,这个行业似乎站在了风口上,市场繁荣景象一度掩盖了国内需求不足的真相。
然而,当泡沫破裂,留下的只有产能过剩、需求萎缩的残酷现实。
每个防水人都感觉到了生意越来越难做,钱越来越难赚,中国防水行业进入下半场已成事实!
在《涂装新视野》发布的两条关于防水行业资讯的短视频下,不少业内人士对行业进行了无情的“口诛笔伐”。
“大势已去,无力回天;成也地产,败也地产;无科技含量之企业,难以长久”……
为何众多业内人士对防水行业如此看衰?
2024年后,装修需求减少,市场竞争加剧,行业面临收缩,防水材料预计使用量将下降25%至30%,价格竞争惨烈,头部企业利润受损严重。
全国建材市场中,防水门店关店率已近半数,曾经繁荣的店面如今人去楼空,一片荒凉。
据统计,全国在册的防水材料生产厂家少说也有2000家。
与2013年前后上万家防水企业相比,短短十年间,中国已有80%的防水企业黯然退场。
80%以上的防水从业人员已经或正在面临着被淘汰的厄运。
东方雨虹、科顺、凯伦等龙头上市企业业绩大幅下滑,昔日风光不再。
规模不等的中小企业,大多在苟延残喘,能维持下去的已经算是吉星高照了。
即便市场有朝一日回暖,如此众多的生产企业,如此巨大的产能,各自又能分得几杯羹?
据说,中国防水企业生产的材料足以满足全球市场供应。早在六七年前市场繁荣时期,就已有多家厂家无法满负荷生产,市场饱和之态显而易见。
“上月中旬,我考察了12家防水厂家生产线,包括雨虹的一家厂。全部处于停产状态。国内常规行业内卷太烈,项目稀少,根本无销路可言。”有网友留言道。
三方联合!1月10日,北新防水强势入局修缮市场。
“修缮”可以说是,防水行业的新渠道,目前只有东方雨虹、科顺等少数企业,数量不多,并不内卷。
但中国房建年限尚短,大规模维修窗口期尚未到来,能否取得大收益上尚未可知。
即便有修缮项目,也是僧多粥少,必将引发一场惨烈的肉搏战。
因而,能在这样的状态下生存下去的企业,一定是凤毛麟角,少之又少。
“家装防水市场已被五大管道品牌抢占大额份额,雨虹、德高尚且艰难,其他品牌更不用说!明眼人都清楚。”
更有网友直言,“三棵树终将战胜东方雨虹,你们别不信。我已重仓三棵树的股票。东方雨虹的许多工程业务都将被北新和三棵树抢走,之后的公司都将沦为小公司,差距将异常悬殊……国资背后的趋势愈发明显,小公司将越来越多……”
所以,东方雨虹、科顺、卓宝等业内巨头早已开始自救,纷纷投身光伏、海外市场。
洗牌大局已定,适者生存。或许两年后,我们就能看到最终的结果。
目前世界经济下行,复苏乏力,国家基础建设投资也基本完善并日渐放缓。
房地产企业七零八落,市场饱和得不能再饱和,成了烫手的山芋。
行业内卷严重,品牌竞争激烈,市场萎缩,同行竞争和内卷相当严重,不是你死就是我活。
一位建材防水公司网友留言表示:“二十几个大的防水企业已占据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,一千多家中小防水企业却占不到百分之二十。大家必须减少产量、提高质量、提升价格、赚取合理利润,才能生存下去。否则,一味内卷只会亏老本。”
不过也有人认为,建筑行业终将淘汰十之七八。还有这么多厂家未破产,说明还未触底,仍有可为。
那么,客官您认为防水还能干吗?怎么干?